一切與舞蹈有關的電影我都愛看。是夜重溫《舞吧!昴》,作為本月重投舞蹈的序幕。
舞蹈是情感表現的一種方式,不同類型表達的故事也不同。大路的舞蹈電影,不外乎以下幾個元素。一、家境不好,從舞蹈找回人生目標,二、從傳統ballet到街舞,豐富了技巧與情感,三、白人與黑人由舞蹈到戀愛,四,以舞蹈醫治生命中的傷口。
《舞吧!昴》是二和四。昴和弟弟都愛跳舞,弟弟的死令她強烈渴望完成他的遺願,在舞蹈中表達情感。昴少習ballet,長大後接觸街舞,令她大開眼界,豐富了她的技巧,亦是她最缺乏的。學任何藝術都必須有天份,技巧反正可以練習得來。否則有技巧無靈魂,如何能打動人心?
這套戲令我想到的是「天才的悲劇命運」。昴若不是損失了至親,她的舞蹈又怎能如此打動人呢?貝多芬不是聽覺失靈,又怎會這樣賣力,成為一代名家?留意一下,有家人患病的小朋友,志願也是當醫生。選美冠軍,永遠當不了友誼小姐,受盡妒忌。事情是環環相扣的。
天才注定惹人眼紅、不解、嘲笑,然而他們咬緊牙關,做他們覺得該做的事情,不因別人的批判眼光而放軟手腳,最終獲得了成功,又惹來庸人的批評。他們必須學會的第一件事,就是習慣寂寞,然後就是高度的審美眼光-----無視別人的bad taste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