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

文化Fusion 饗宴

許多人問過我:「你在外國讀過書嗎?你是ABC/CBC嗎?」

多謝錯愛,我是百分百土炮,大學時修祖國偉大文學的,副修西洋新聞學, 所以一直以來給人半中不西的感覺。East meet West從來都是趣味盎然的,當時兼修歐洲美術史,滿口巴洛克洛可可的,轉眼間又說詩談詞,回想那段挽著書本畫冊趕校巴的日子,真是浪漫得可以啊。

最近看了兩套文化交融的電影,有趣得很,分別是2 Days in New York及How to lose Friends and Alienate People,都是呈現文化差異的喜劇,惹笑也易消化。

因為Before Sunrise/Before Sunset喜歡上Julie Delpy,現在她演而優則編、導了,自然不容錯過。Julie飾演Marion(很常見的法國女人名字)在紐約一家電台工作,與前男友生了兒子後分手,與黑人同事Mingus墮入愛河,Mingus帶著女兒,與Julie母子組成半黑半白、半法半美的家庭。Julie要開攝影展,在巴黎的父親、妹妹和前男友(!)拉隊來紐約支持,法國與美國文化衝擊開戰,雞同鴨講令人捧腹大笑!

例如Marion妹妹Rose帶來Marion的前度男友Manu來做伴,因為二人都有點壞習慣:亂「性」與大麻。Rose有點露體狂,把Mingus嚇死,還問老婆"Is this some kind of French thing?"Manu公然召來大麻販子上樓接貨,與Rose在電梯喪吸,令Marion的鄰居大為不滿;兩姐妹去做Yoga,Marion打底嚴密,但Rose連Bra也不戴,倒立時露點了,引來男人眼望望;Marion的爸爸經常抱怨美國的咖啡不好喝,有機牛肉味道像皮革等。

Julie Delpy
這令我想起在美國和法國的時光:美國人很隨性,對吃喝不太講究,最緊要快,味道夠濃。講求自由,但對性事仍是有點保留,不像法國人坦蕩。然而法國人的我行我素近乎離經叛道:狂放恣意,性與毒品不是忌諱。注重生活享受,食色性才是正經事,中國人眼光絕不容許。法國人看不起英文,單看Les Misérables不能在法國上映,hash tag,email,take away這些字眼被禁用就知道了,巴黎街頭很少人用蘋果產品,地鐵裡很少「低頭族」。美國文化洪流雖強,法國人仍然努力抵制,其實是好的。巴黎的「慢活」令人回味。

How to lose Friends and Alienate People中譯<如何眾叛親離>,是名記者兼主持人Toby Young的自傳改拍的,名字來自Dale Carnegie的書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。



在倫敦專寫名人八卦的Sidney Young應聘到紐約潮流雜誌工作,老闆卻要他寫吹捧名人的文章,讀哲學出身的他覺得「那麼一個爛人有資格當明星?為什麼一定要把他包裝得像神仙?」他的憤世嫉俗令仕途極不順利,惹人生厭,只有純真的同事Alison願意理啋他。適者生存,Sidney決定徹底改變,當上公關寫手,寫老闆、客戶、藝人喜歡的吹捧文章,漸漸出了名,引來明星打交道及品牌贊助,但他卻發現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,搞砸了一場頒獎禮,回到Alison身邊。


Sidney見到自己的名字刊登在雜誌當眼處,十分得戚
如哈里王子所言,很討厭英國傳媒的報導手法。他想好好從軍,傳媒卻妨礙他過平常人生活。若是普通軍人在party上樂極忘形,沒甚太不了,但哈里就是犯天條。Sidney就是這類英國記者的典型,到了美國,自然不習慣公關式的包裝、形象買賣經營。英美觀眾愛看的東西不同,前者較喜mud racking的、醜化的,但荷里活是夢工場,明星是一場又場的夢幻秀,公關文字當然少不了。Sidney即Toby Young的故事有點像The Devil Wears Prada,是對紙醉金迷的覺醒,對美國金錢至上主義的反抗。

英美法的旅行經驗是令我會心微笑的原因,香港雖是英國殖民地多年,人們那套還是比較接近美國:快速、口說開放,心中保守、注重面子形象。